首页

国产精品论坛

时间:2025-05-25 00:22:57 作者:绿色转型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浏览量:28586

  中新社贵阳9月18日电 (周燕玲 邱轶轲)时隔6年,台湾花莲县光复乡马太鞍古屋文化馆负责人杨正治再次来贵州省贵定县云雾镇。年过六旬的他说:“来这里,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亲切。”

9月14日,来自台湾花莲县光复乡的交流团在贵州贵定县云雾镇交流合影。周燕玲 摄

  9月12日至18日,来自台湾花莲县的“黔台两地少数民族友好乡镇交流团”一行30余人到访贵州。2017年,贵州贵定县云雾镇与台湾花莲县光复乡签订缔结友好乡镇协议书,两地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贵州与台湾两地少数民族经贸文化的交流。

  云雾镇是贵州产茶大镇,交流团一行到访该镇时,不仅品“云雾贡茶”话两地发展,还走进绿油油的云雾镇茶园,查看茶叶长势和茶叶管理方法。

  “这里有山有水跟光复乡的地形地貌很相似,两地在农业发展、观光旅游等方面有许多相互借鉴的地方。”杨正治说。

  云雾镇享有贵州“苗族芦笙长鼓舞之乡”的美誉。在那里,身穿苗族服饰的当地村民和身穿阿美人传统服饰的光复乡村民代表,伴着悠扬的芦笙曲,不仅手牵手跳苗族芦笙长鼓舞,还手牵手跳起欢快的台湾阿美部落丰年祭传统舞蹈。

  台湾花莲县光复乡马太鞍部落会议首席顾问蔡玉枝说,虽然大家穿着不同的服饰,也没学过对方的舞蹈,但跳起来却像一家人一样很有默契。

  交流团一行还来到大陆最大的苗族聚居地——西江千户苗寨,走过风雨桥、穿过吊脚楼、看原生态歌舞表演,零距离感受苗族同胞的当下生活和苗寨的别样风情。

9月17日,来自台湾花莲县光复乡的村民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参观苗绣制作。 邱轶轲 摄

  交流团领队黄仪芳多年前曾到过西江千户苗寨,于她而言,苗寨的快速发展,处处让人惊艳。在她看来,两岸少数民族要多交流才能相互借鉴,比如文化如何传承与保护,如何透过旅游发展来提升部落生活与经济,让大众能因少数民族的文化认识族群,但也不能因旅游发展而让少数民族文化变样。

  台湾花莲县光复乡村民代表表示,希望两岸多一些民间交流交往,不仅是光复乡的村民来贵州,也希望贵州的乡亲们去台湾走一走看一看,常来常往。(完)

【编辑:苏亦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东韶关北江港开港

而参考2023年2月东莞市商务局《关于全省商务工作先进集体拟推荐对象的公示》,东莞市东城街道经济发展局为副科级集体,集体人数43人;东莞市谢岗镇经济发展局为副科级集体,集体人数33人;东莞市麻涌镇经济发展局为副科级集体,集体人数30人。

郑雁雄:香港发展新质生产力条件优越实力雄厚

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文化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董群英上任6年来,工作兢兢业业,社区治理井井有条。从一名普通社工成长为社区党委书记,在她看来,背后离不开组织的长期培养。“这些年来,我参加了‘8090’培训、领雁争先赛等30余场培训,把好经验、好方法运用到自身工作实践中。”

中国拟立能源法 保障能源安全促可持续发展

公益学术资源平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PubScholar公益学术平台刚刚迈出第一步。刘细文说:“我们应紧紧抓住科技变革的良机,顺应创新发展的大潮,让科技成果、科技文献资源更有力地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勇立潮头大湾区丨“澳科一号”“小”卫星“大”作为

2021年,托合提古丽成为产业园的一名工作人员。“以前家里只有几亩地,我就季节性务工。在这就业后,每月不仅有固定收入,而且能学到技术。村里有十几人和我一样来这就业。”托合提古丽说,通过专业技术人员“传帮带”,她对今后自己建大棚种花卉果蔬充满信心。(完)

香港发生一起巴士与汽车起重机相撞事故 致43人受伤

当下,规模7万亿元的银发经济成为确定性的机遇。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论坛现场和与会者畅谈“冲浪一代”的人生下半场,以妙趣横生的形式,解析中国老龄市场的五个“最”,揭示“老龄化红利”不只在医疗健康市场,更在理财市场的金融供给侧改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